此前,据德国联邦统计局1月30日发表的数据显示,2023年的德国名义GDP比前一年增加6.3%,达到4.1211万亿欧元。按2023年的平均汇率计算约为4.45万亿美元。
据2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GDP在2023年第四季度意外下滑,连续两季度下滑进入技术性衰退。从2023年全年来看,日本的名义GDP虽然增长了5.7%,但经济总量却低于德国,丢掉了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地位。
日本的GDP在2010年被中国超越,从世界第2位下滑到第3位。当时的逆转是由于中国实际每年10%的高速增长。
此次日德的GDP逆转是在双方均陷入低增长的情况下发生的。德国受乌克兰危机引发的高通货膨胀和欧洲中央银行(ECB)的快速加息影响,2023年实际增长率为负0.1%。德国经济咨询委员会的统计显示,在显示经济实力的潜在增长率方面,德国2022年为0.4%,低于日本的0.5%。
日本经济在二战后的迅速崛起创造了一个经济奇迹,在1968年至2009年,日本一直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直到2010年被中国超越。此番GDP总量再遭德国超越,对日本社会无疑将造成一定的心理冲击。
技术性衰退,以及国内消费和企业投资连续三个季度下滑,让日本央行实现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计划左右为难。GDP是向后看的数据,如果日本民众实际收入改善,日本央行仍然大概率将在4月结束负利率。
日本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国内需求疲软,去年第四季度收缩了0.3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净出口则增加了0.2个百分点。最拖后腿的是消费,已经连续下滑了三个季度,特别是服务业消费(下降0.6%,上一季度增长0.3%)自2022年第一季度来首次下滑,说明(疫情)积压的需求已经在减弱。
消费之外,企业投资也在下滑。2023年第四季度日本的设备投资下降0.1%,也是连续第三个季度下降,主要是由于高昂的原材料价格和严重的劳动力短缺拖累了企业投资计划的实施。但实际上,日本企业的投资意愿较强,大企业预期将在3月结束的财年里将资本支出提高13.5%。
总体而言,2023年第四季度的疲软GDP数据支撑了我们对2024年日本经济增长0.6%的预测,这一预测低于共识。
疲软的经济数据让日本的货币政策正常化之路面临挑战。
此前市场普遍预测,日本央行很有可能在4月份的政策会议上开始退出施行多年的负利率政策。一方面,通胀率超过日本央行设定的2%目标已经长达一年多,是打压国内消费的关键因素之一,日美的利率差也造成了日元持续的贬值压力。另一方面,疲软的日本经济仍然需要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刺激。去年刚上任的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面临着严峻考验。
日本银行大概率将在4月份退出负利率政策。GDP数据反映的是过去的情况,而不是前景。随着实际收入恢复,消费者信心也在改善,我认为日本银行将坚持‘日本经济可能会继续温和复苏’的判断,因此去年第四季度的GDP不太可能会对他们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
而与经济数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火热的日本股市。2月16日,东京证券交易所日经平均指数继续上涨,收于38487.24点,盘中一度与1989年12月底创下的历史最高价(38915.87点)相差仅50点。开年以来,日经平均指数已经上涨15%。
日本股市上涨的动力来自于日企的海外盈利能力。信越化学和富士电机的股价均创下上市以来新高,两家公司的海外销售额分别占80%和30%。日元贬值提高了日企海外子公司的利润,推动股价上涨。此外,随着AI技术的热潮,日本半导体股票也受到投资者追捧。
虽然,日本2023年第四季度实际GDP下滑了,但名义GDP仍然增长,这一数据对企业的盈利影响更大。此外,日元持续疲软,加上IT行业进入正周期,意味着企业盈利将会保持坚挺,特别是那些全球运营的企业。日元贬值同样意味着入境游客数量和消费仍将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