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冲击来袭,全球经济与市场何去何从?

在全球经济紧密相连的当下,关税冲击宛如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搅乱了原本的经济与市场格局。特朗普关税政策超预期发布,让全球资产瞬间进入避险模式,这不禁让人深思:关税冲击究竟如何影响全球经济与市场?投资者又该如何应对这场风暴?
特朗普关税引发全球避险潮
上周,美国宣布对进口商品普遍加征 10% 关税,尤其对贸易逆差较大的国家,关税更是超过 30%。这一关税升级的程度远超市场预期,全球资产市场瞬间陷入恐慌,全球股票与商品价格纷纷暴跌。不过,从市场表现细节来看,股债金并未同步下跌,美元也未出现明显反弹,银行间与汇率掉期市场利差保持平稳,这表明目前市场暂未出现流动性问题。但潜在风险依旧高悬,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值得各方高度关注。
美国经济:衰退还是滞胀?
关税冲击之下,美国经济的未来迷雾重重。我们此前就明确指出,市场严重低估了特朗普负面政策冲击(如关税、移民、财政收缩等)的影响力,美国经济难以维持平衡发展路径,控制通胀与稳定增长这两大目标难以同时实现,未来大概率只有 “通胀失控” 与 “增长失速” 两条失衡路径可选。如今关税冲击已然兑现,这让我们更加确信平衡路径已难以维系,同时对另外两条失衡路径有了新的思考。
美国经济中,消费与投资曾是最具韧性的两大支柱,但如今也已呈现下行态势,这无疑是美国经济周期下行的明确信号。尽管本月公布的非农就业人数高于预期,但非农数据向来波动较大,且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往往会快速恶化,所以对经济前景的指示意义有限。在经济趋势下行的基础上,叠加关税冲击,美国经济增长前景进一步恶化。原本我们认为的 “通胀失控”(高通胀 + 中增长)局面,很有可能演变为滞胀(高通胀 + 低增长)。因此,我们将美国经济前景更新为滞胀(高通胀 + 低增长)和衰退(低通胀 + 低增长)两条路径。
中国经济:延续 M 型复苏之路
与美国不同,中国经济正处于 “弱复苏” 阶段。自去年 9.24 以来,在政策刺激的有力支持下,第一季度经济增速表现亮眼。然而,第二季度面临关税冲击的挑战,不过我们认为后续极有可能出台财政货币刺激政策进行对冲。基于此,我们预期 2025 年中国经济增长路径可能呈 M 型,与去年走势相似。
中国通胀水平明显低于美国,无需在刺激增长与控制通胀之间艰难抉择,这使得中国逆周期政策受到的制约更少,施展空间更大。我们预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将协同发力,全力刺激消费内需,推动经济在中长期持续复苏。
其他国家:出口敞口决定命运?
除中美之外,其他国家的经济表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美出口敞口的大小,以及美国对其加征关税的幅度。部分国家对美出口依赖度高且顺差较大,在美国关税的巨大压力下,经济可能面临较大的下行风险,犹如在狂风巨浪中飘摇的小船,随时可能被打翻。
安全资产:黄金与中债成首选?
面对关税的负面冲击,超配安全资产成为投资者的应对之策。回顾 1970 年以来 9 轮美股跌超 20% 的时期,我们发现美股见底前后,黄金、美债、中债等安全资产通常表现出色。在本轮行情中,黄金与中债的确定性或许高于美元与美债。
黄金作为典型的避险资产,兼具抗通胀属性,关税冲击无疑对其构成利好。然而,近期国际金价却从高点下跌了 4%,这是为何?通过分析,由于股债金没有同步下行,说明市场尚未出现流动性问题;美元同步下行,表明美元信誉也未得到改善。排除宏观流动性与美元因素后,我们推测黄金下跌可能更多源于黄金市场自身的仓位与情绪因素。此前,投资者担忧黄金被征关税,大量现货黄金运往纽约囤积,而最终黄金获得关税赦免,加之此前涨幅过大,部分投资者选择获利了结。但从基本面来看,无论未来经济走向衰退、通胀失控还是债务失衡,都有利于黄金表现。根据黄金模型 2.0 测算,未来十年黄金价格中枢在 3000 – 5000 美元 / 盎司之间,长期上涨空间广阔,因此建议投资者利用近期技术性回调加仓黄金。
关税冲击下,我国可能通过货币政策发力对冲,这将有力支持中债表现。出口受到打压,加剧了供需失衡,可能形成通胀下行压力,这对债市同样有利。目前十年期国债利率已从高位回落,但尚未突破前低,我们认为仍有下行空间,建议维持超配中债。
美债与美元同为避险资产,但不确定性高于黄金与中债。美债虽短期受益于避险情绪与衰退预期,但未来通胀压力与债务风险可能导致利率上行,中期存在变盘风险,我们对此难以给出明确判断。关税催生避险情绪,导致非美货币贬值,对美元形成支撑。但美国增长预期下修与美元信誉下降又压低美元。正反两种力量相互交织,使得美元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风险资产:美股与商品前景黯淡?中国股票曙光初现?
通过对特朗普政策的深入剖析,我们早在去年 11 月发布的 2025 年大类资产展望以及今年 1 – 3 月的大类资产月报中,就反复提示美股调整风险,建议投资者在特朗普 1 月份就职后低配美股,切勿盲目抄底。目前标普 500 下跌接近 20%,纳斯达克下跌超过 20%。从历史经验看,美股下跌 20% 后,往往会出现技术性反弹,但市场真正的拐点通常出现在政策明显转向之后。考虑到目前美联储对货币宽松仍相对克制,我们依旧维持低配美股的观点,耐心等待特朗普调整经济政策,或者美联储转向大幅宽松(如快速降息或 QE)。从基本面看,无论美国经济走向衰退还是滞胀,都对美股不利。
对于商品而言,在传统的美林时钟分析框架中,滞胀阶段商品表现占优。但特朗普引发的 “人造通胀” 与经济周期正常运行形成的 “自然通胀” 截然不同,并未对商品形成过剩需求,所以滞胀与衰退对商品的影响均偏负面。历史复盘显示,即使在美股见底之后,商品仍会继续下跌一段时间,因此我们维持低配商品的建议。
在政策支持与 AI 产业趋势的双重推动下,我们依然看好中国资产重估的前景。疫情之前,中国经济与股票表现和美国经济相关性较高,而疫情之后,中外资产相关性下降,中国经济对美出口敞口降低,这或许能增强中国股票抵御海外冲击的韧性,我们认为中国股票中期相对海外股票可能会有出色表现。但短期来看,中国股票对关税的计入幅度低于 2018 – 2019 中美贸易摩擦时期,可能需要时间来消化政策冲击。因此,我们建议中国股票配置应稳中求进,将高股息与内需政策受益标的作为阶段性底仓。
恒生科技周一大跌 17%,完全抹去 Deepseek 问世后的全部涨幅,存在超跌迹象。我们复盘中国股票(恒生科技)过去 10 次单日大跌后的历史表现,发现恒生科技未来一周反弹幅度中位数达 7%。未来几个月政策变数较大,市场行情未必完全符合历史路径,但中国科技股票的赔率可能已显著提升,从风险收益比的角度考量,其配置价值值得关注。
关税冲击这场风暴已然来袭,全球经济与市场正面临严峻考验。投资者唯有看清局势,合理调整资产配置,才能在这场风暴中找到避风港,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但未来的路依然充满未知,全球经济与市场究竟将走向何方?我们拭目以待。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